同一個故事,其實有三個版本,對我來說也有三種不同的感受。

第一個是原著小說,是一位認識了不久的男性友人借給我的。他說要拿書到我公司,我問:"現在啊?" 他說是,不過他也是剛看完,需要先清理一下紅腫的眼睛,我想像到,他把眼鏡除下來,抹去上面淚水的情境...想必牽涉到生離死別......

看書深刻,看戲明瞭。儘管在很久以前,我已經很想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因為它令中國的進步比其他國家足足慢了十年!),但歷史多數都是長篇大論,使人卻步,然而寫在這本小說裡面,情節與情節之間的概述,竟能恰到好處地解析當代整個中國社會的面貌,使它變成一本並不沉悶的歷史教材。

究竟是看書的人多,還是看電影的人多呢?以澳門日報為例,我看到很多很多篇散文式的影評,而書評只有一篇(不是我寫)。其中有一篇提到,看完一個半小時的劇情仍覺有不足之處,特別是對靜秋這個人,她喜歡吃甚麼?她的性格是怎麼樣?...等等。當然,電影不可能出續集吧,不過如果這位文友去看看原著,一定會找到答案。

說起這個問題,我想靜秋是喜歡吃香腸的,否則書裡面就不會用這麼多文字去形容那根香腸是怎樣的美味和誘惑,而且由這一根香腸,她又想到很多很多...傳統的中國婦女沒有地位,丈夫愛妻心切的話,吃飯的時候總會在女人的碗底裡添一些肉,但又不能讓其他人發現,特別是家婆,所以妻子吃的時候要很小心,偷偷地扒開一口飯,偷偷地咬一口肉,然後又悄悄地把飯撥回肉的上面,試過有賢妻因為吃得這樣偷偷摸摸,心情緊張,不幸被飯下面隻雞蛋噎死了,真慘。於是靜秋想到,老三這樣在我的白飯下埋些香腸,究竟是愛我,還是害我?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靜秋的心理戰和想法而已,電影是很難表達出來的。到底有沒有拍得比書好看的電影呢?也有的..《香水》是我看過唯一的一套,誰叫我翻開書的第一頁,就有二十個以上不懂的生字呢?不論英文或中文,那些香料的名字都很深奧。而電影就不同了,即使是一個謀殺的鏡頭,都可以拍得預料不到的唯美...扯遠了,總之書中還有無數的細節,描寫了電影在有限的時間內,所無法表達得到的情感。

當時靜秋就讀的八中,大部份學生的家境都比較差,而讀書與體育成績兼優的靜秋,也有份參加省級的兵兵球和排球比賽。比賽規定運動員得穿上有編號的運動衣,可是他們就這個簡單的要求都無法辦得到。兵兵球還勉強可以,但到了排球場上,球員都會跑來跑去,沒有編號裁判哪能分清楚誰打誰?在面臨要被退賽的壓力下,教練只得吩咐他們用粉筆在自己的衣服上塗個編號。回到家後,當靜秋搓洗衣物上的粉筆跡的時候,想起遭受的種種窮酸和屈辱,都在心裡淌淚...自卑的心態是生活環境迫成的,堅強的個性卻是後天磨練出來的。兩種矛盾的性格,不斷地在同一個人身上交織和成長,字裡行間將靜秋的形象刻畫得十分鮮明。

很多看官都認為,現實中是不會找到一個像老三這樣完美的男人。關於這點,都有蠻多爭論。但首先,我相信好男人是存在的。

每個人都自覺是靜秋,在期待老三的出現。

而老三每次,都總是出現在靜秋最失落,最無助,最渴望的時候......在我的印象中,他第一次對靜秋伸出援手,是由長林送上那簍滿滿的核桃,所需要一起滋補的冰糖。這一幕翻起了我心中很多的感慨,因為政治的原因,靜秋的媽媽被批鬥,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養大他們三兄妹(在電影中是三姊弟),而過份的精神壓力加上身體疲累,時間一長,落下了血尿的毛病。那個時世要取得醫藥是很困難的,若非病情去到++++,醫生也不會輕易開出藥方。

我深感於舊時做女人一點也不容易,除非條命生得好,否則好似個個都活得又苦又累的樣子,幸而這一切,在今時今日既澳門社會發生的機會,差不多等於零。這種強大的反差,竟在剎那間使我痛心落淚。所以身為一個備受愛護的女生,應該是一件倍感幸福的事。正好貫穿整個故事中,老三演繹的形像,就是這種觀察入微,深明大義的男人。

靜秋的事,仿佛就是老三的事。由核桃冰糖,到燈泡,到鋼筆,到運動衣,到膠鞋,甚至到現兜兜的金錢,老三每次向靜秋伸出援手,都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將這些東西送到她手上,為的只是避免傷害她那份微薄的自尊。這些情節,為我帶來深深的觸動。

當你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在不知不覺間,關心著對方的一切。

至於靜秋,她又何嘗不是天底下男性所渴慕的女人?書中也有無數次形容這個女孩樣子漂亮,身材豐滿,學習優秀,運動特長,體恤父母,愛護兄妹,針指靈活,勤奮吃苦,敢於挑戰...最重要的,是她。在面對老三提供的種種幫助,她總覺得自己是受之有愧的。

從文字中解讀到她內心的想法,我不斷不斷地感受到猛烈的衝擊。說是我的偏見也好,說是我被這個現實的社會風氣薰陶了也好。我認為,現今的女孩子,是一定會理直氣壯地接受男孩子的禮物,就像根本是你欠她的一樣,一點也不存感激之心。你可記得?相比起那個利用了農村男人的女知青,一達到目標後就一去不返,還害當事人從此淪為村裡的笑抦,說些很難聽的話:"放個婆娘不會插,送到城裡敬菩薩。" 我想說,靜秋這個女孩子,純真而美好,she deserves of it. 雖然她的執著有時會令老三很難做,但看在我眼內,卻是另一種心酸的撒嬌。

手上的紙本書版本,我廢寢忘餐地用了兩天時間便看完,但不知是否很不捨得這個故事的完結,後來我在youtube上找到每段15分鐘的電影版本,每天只會看一段,慢慢地看,看了足足一個星期才看完。

我的感想...張藝謀大導演真的很擅長拍攝這種鄉土情電影。在選角方面,他依然喜歡用沒有甚麼經驗的新演員,為的是追求那種他想的要 "青澀"感覺。在全國海選了五千個女孩子,事實都證明他沒有揀錯人。可能是一種眼緣,我一直都覺得單眼皮,身形高瘦的男子是最順眼的。那,適合我的男人到底在哪裡?

電影也有其優勢,如果說小說為讀者提供了想像空間,那麼,視覺溝通就是為觀眾提供了回味空間。我記得,在病塌之前,他倆最後的一次相見,是在彼岸間...也許此一別永遠都沒有再見面的機會。老三將這份深深的感傷和思念,做成一個隔空擁抱(有看過電影的才會知我講甚麼),靜秋收到他的心意,回贈同樣一個擁抱。一條河的距離,這麼近,那麼遠......每當回想到這一幕,我都會眼濕濕。

其實很多時候,對於一件事情的本身,我更有興趣的是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山渣樹之戀》發生在七十年代,那就是說,即使過去了接近三十年,但從時間的推敲上,相信故事裡面很多人物都還活著。那麼,他們如今安好嗎?

從網路上搜集到的資料,也就是我所說的第三個版本,現實版。除了老三因為白血病,英年早逝之外,其他所有的角色,包括靜秋(原名熊音)和她的家人,張村長和長林,長芳等等,至今全部都仍在。而且生於那麼一個年代,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好處,他們都享受到了,憶苦思甜,大部份現在都生活得非常好。老三完全說中了一句話: "現在不知道將來的事,說不定到了哪一天,政策就會改了。"

真想不到,後來熊音在高考制度恢復以後,靠著個人的勤奮,趕上了第一班大學車,再後來又到了外國深詣,目前和丈夫女兒定居於加拿大,身份是大學教授,成就不能小覷。可惜的是,儘管現任丈夫身上也有老三的影子,但畢竟婚後受到柴米油鹽等壓力,始終令靜秋覺得新不如舊...人是不是都是這樣,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呢?

由於票房過億的影響,當年熊音身邊有關的人,都被各方記者查找到進行訪問,有些更是主動尋找媒體報料的。據老師們所述,熊音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又有志氣,這點毫無欵問,同學則異口同聲認為她非常有異性緣。雖然據舊照片看來,討論區的網友覺得熊音並非天仙下凡,甚是十分平凡。但這點,我看法有二:1)只要在男主角看來漂亮,已經夠好,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古今中外,放諸四海皆準。2)不管再怎麼美麗也好,容貌始終會有老去的一天,到時候,回憶才是最美的。

不過就記者私訪了這麼多人,原來有99.99%的人對當年發生的 "山楂樹之戀"一無所知。也就是說,當時人對這段感情真的封存得很好。談論愛,炫燿愛...誰又了解怎麼愛?有時候,激情捉在手裡,會化為灰燼,反而藏在心底,會歷久常新。最幸福的愛情,通常就是這樣低調處理的,回應了標題 "藏在心底,淡淡的山楂樹之戀"。

 

(全篇完,抱歉第一篇博文打了這麼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系統家具工廠 的頭像
    系統家具工廠

    高中數學

    系統家具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