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都知蘭亭序是天下第一的行書,但應少有人知道蘭亭序是因"曲水流觴"的活動而來,現在故宮博物院的至善園還有"流觴曲水"的設計在庭園之中。

王羲之的蘭亭序在他從官最尷尬的時期舉辦宴會時所寫。因蘭亭序瞭解了"曲水流觴"的由來,位子身邊有許多人"文人雅士",便因此在瞭解"曲水流觴"之後,便想下次回台時來舉辦一個"曲水流觴"的活動,但那一條的曲水要何處尋呢?得請朋友們多多的幫忙吧!(或是至善園可供如此飲酒吟詩之樂?)

"曲水流觴"之會,在於把酒杯置於流水上,順流而下,坐於在溪水旁者若在酒杯流到到面前時無法吟詩一首,即要取面前那流水中的酒杯,飲酒!

不過,尚不知下次回台是何時...

蘭亭序 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8%AD%E4%BA%AD%E9%9B%86%E5%BA%8F

蘭亭序之由來
東晉永和九年(西元353年)的三月初三,當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孫統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于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躒,曲水流觴,飲酒作詩。眾人沉醉於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詩,彙編成集,這便是《蘭亭集》。這時眾人又推王羲之寫一篇《蘭亭序》。王羲之酒意正濃,提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這就是名噪天下的《蘭亭序》了。

歷史
當時王羲之自請調到有糧倉、人丁鼎盛的會稽,為的是要反攻回北方取回自己故鄉之土地,並一報敵人掘祖墳之恨,並為父親的被俘的恥辱立一戰功,但請調至此時發現會稽的存糧已盡、人丁不旺,且戰事已經平歇,此時立志未能伸,官運的處境極為尷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系統家具工廠 的頭像
    系統家具工廠

    高中數學

    系統家具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