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恐懼的氣氛
作者:渥雷‧索因卡
譯者:陳雅汝
商周出版
渥雷‧索因卡1934年出生於奈及利亞,擁有詩人、作家與劇作家身份。索因卡性格突出,直言不諱,對於改革運動、街頭運動都熱心參與,這也讓他在1967年奈及利亞內戰期間被聯邦政府逮捕入獄。入獄期間,索因卡持續在香煙盒、衛生紙以及書本的空白處寫作。索因卡遭囚22個月,之後因為國際關注得以遭到釋放。
此書乃是索因卡在英國BBC廣播公司的『李思講座』上,由五場演講編輯而成的作品。主題由前言開始,依照全球化、西方國家、軍備競爭這樣的思緒,逐漸擴展到威脅、恐懼、自尊與權力。透過這樣的思緒,闡述現今國際所呈現的不平衡態勢以及恐懼的擴散,這也是本書書名的由來。
前言中,索因卡先由美國那『反對侵略的軍事行動』開始,宣稱發現『毀滅性武器』的美國藉此理由進軍伊拉克,除了展開軍事佔領,更對於當地的政治局勢以及宗教展開影響。而最後面對世界時,所謂『毀滅性武器』到底是什麼?始終沒有良好的解釋。
世界局勢自從冷戰以來,開始面臨一種恐怖平衡的狀態。美蘇雙方軍備競賽的結果是核武的擴散,這點帶給世界威脅,也使得其他國家日後開始儲備核武顯示自己的實力。
當核武成為基本配備,世界面臨的第一重威脅就是恐懼。但此刻的恐懼並不是單一國家、種族,而是瀰漫全球的氣氛。隨著全球化發展,西方國家對於非洲的殖民主義,培植自己的勢力進駐,影響選舉結果與當地的經濟發展。
面臨天災,人們或許恐懼卻不會喪失尊嚴。人類跟自然並非對等的主體,面對自然我們儘管恐懼,卻不會因此受到屈辱。
但是面對不平等的對待,人們除了感受屈辱,更感覺自尊喪失。
擁有權力的一方透過權力的使用展開不平等的對待,這點使特定的族群感覺羞辱與憤怒,而這樣的不平除了帶來恐懼,也造成道德的失去。
如果世界真正公平,面對這種不公時,各地的人們就會對於這種現象發起輿論撻伐。但是沒人對此聲援,彷彿我們理所當然受辱。既然世界上存有如此不正的道德標準,我們只好追求自己種族的標準,強迫他人遵守。權力才是道德的標準,其他人作什麼也不准。
書中的另一個主題是『準國家』,準國家缺乏領土或人民,卻擁有龐大的組織與結構。最常出現在新聞當中的莫過於『基地』組織,索因卡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描述權力運作的方式以及它們區分敵我的方法。透過媒體,它們向世人宣示自己的特點,並且把這樣的特點濃縮成為一句口號。這樣的口號聽起來偉大無比,卻難以具體,它甚至可能無法用來分辨敵人與自己的差異。在這樣的特色底下,用來指控的言語變成單向的,無法對話的工具,那成了一種宣傳,釘住『敵人』的箭矢,不論往哪邊射都可以擊中目標。
動盪的1970~80年代間,非洲國家成立了許多的激進組織,這些人或者反對資本主義、反對民主、反對西方國家,但是他們卻是透過一種模糊的語言任意指控他人,為他人羅織立場與罪名。這些人已經喪失了理性,他們任意殺害並且逮捕那些理性的人,而他們團體中僅存理性的人們卻濫用著理性,推動著整個行動。
而今,世界上仍然充斥了許多的不公,透過恐懼,散播著更多恐懼給更弱勢的人們,並且伺機侵襲打敗那些擁有權力的人們,以奪取他們的權力。
為了阻止權力濫用,他們必須奪取權力,然後廢除他人的權力以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
索因卡透過第三世界的觀點,以不同於歐美強權的眼光展開描寫。他批評權力,也批評全球化之下的剝奪與侵略。他更加反對那些恐怖攻擊,那正是現代世界中最主要的恐懼來源。
最後,試圖解消這樣的困境,除了建立對話平台,讓所有人彼此理解,打破不平之外,也唯有透過那些沒有涉入糾紛的人,才能讓身陷其中的人們平息。他舉了巴倫波因的例子,猶太裔的巴倫波因進入拉馬拉,與當地巴勒斯坦青年組成的團體共同演奏音樂,透過這樣的舉動讓雙方的背景身份以及伴隨著的仇恨化解開來,營造出一個神秘的和平空間。那當中沒有恐懼與歧視,付出者得以回報,平等地給予所有人喜樂與讚美。
『我是對的,你們錯了!』然後變成『我是對的,你們死定了!』。
如此標語,或許正是本書為現今世界蔓延的恐懼氣息,所下的最佳詮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