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埃及:發現《娜芙蒂蒂》

書名:
《娜芙蒂蒂》

作者:
米雪兒.莫倫 Michelle Moran

出生於加州的聖佛南多河谷,小時候就對寫作產生興趣,十二歲開始便將她所寫的故事與中篇小說投稿給出版社。莫倫進入波莫納學院就讀之後,盡可能選修英國文學課程,尤其是米爾頓、喬叟,與莎士比亞的作品;主修英文。某年夏天,她前往以色列擔任考古學志工,後來在加州克萊爾門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莫倫旅遊世界各地,從辛巴威到印度,都有她的足跡。她在各個考古據點所累積的經驗,引發她撰寫歷史小說的靈感。她曾在一所公立高中任教了六年,如今是一名全職作家,與夫婿居住在加州。

我進入娜芙蒂蒂那個古老的世界,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旅程了。這場旅程開始於造訪柏林埃及博物館,也就是收藏娜芙蒂蒂半身像的地點。半身像本身具有遙遠且詳細的歷史,始於阿瑪納城的創建,一直持續到它抵達柏林,於一九二三年第一次展出時就立刻吸引世人的注意。

即使在她過世三千年之後,娜芙蒂蒂的魅力依然風靡了每年數以萬計的參觀者。她的半身像置於玻璃櫃中,那神祕的微笑與炯炯有神的目光吸引了我,使我好奇她究竟是誰,以及她是如何成為古埃及的一名權力人物。

現在,時間回到西元前一三五一年。已經出現的偉大埃及法老包括古夫、阿赫摩斯,以及女法老哈謝普蘇,而這時候拉美西斯與埃及豔后克麗歐佩卓拉都還沒有出現。此時的娜芙蒂蒂是十五歲。她的妹妹十三歲。埃及的一切,展現在她們兩姊妹眼前。

譯者:
林劭貞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傳播科技博士,圖書資訊研究碩士。從事兼職翻譯十年有餘,譯作二十多本,認真看待翻譯這件事。

 
內容介紹:
一個女人不惜傾頹一個國家來換取自己的不朽,
另一個女人甘願犧牲自我的幸福來達成姊姊的野心。

愛恨交織的宮廷傳奇裡,女人的敵人,還是女人……
絕世美貌的娜芙蒂蒂生長在權貴之家。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家族負責提供妻妾給埃及的統治者。美貌的底下,充滿野心與魅力的娜芙蒂蒂,註定要嫁給阿孟霍特普這位心性不穩定的年輕法老。原本大家都期望她的堅強性格可以馴服年輕的阿孟霍特普,阻止他背棄埃及自古以來的信仰、推翻阿蒙神殿祭司,並且另立一個新的太陽神讓大家膜拜的異教企圖。卻不知一心想進宮遠離枯燥的鄉間生活的娜芙蒂蒂,不但竭盡全力,利用各種手段來擄獲年輕法老的心,成為埃及王后只是她無窮盡的野心的開始。

打從娜芙蒂蒂抵達底比斯那一刻起,她便為人民所愛戴。她的魅力,與丈夫的慷慨形象相得益彰;阿孟霍特普為了取得人民的擁戴,不但給予他們許多重大的承諾,還揮霍黃金,企圖收買人心。然而,如果這對王室夫婦無法生育出繼承人,那麼光憑老百姓的愛戴是不夠的。當娜芙蒂蒂把注意力轉移到生育出兒子時,卻沒有意識到權力強大的祭司正與軍隊結盟,密謀推翻她丈夫的統治。唯一看出這種政治風象轉變的聰明人,而且有勇氣把這種現象告訴王后的,是王后的妹妹──穆妮。

在一旁注視著一切的穆妮,是娜芙蒂蒂最忠誠的幫手。她善良、樸實且觀察力強,不過嚮往的卻是平靜的生活,渴望遠離宮廷裡的紛紛擾擾與爾虞我詐。為了娜芙蒂蒂那充滿野心的慾望,穆妮不斷委曲求全,但是當娜芙蒂蒂了解到她政治地位的不穩定,便宣布穆妮必須留在宮裡,為了政治利益而結婚。穆妮為了取得獨立自主權,必須違抗這位埃及最有權力的女人,同時也是她深愛的姊姊。

愛情,背叛,政治紛擾,瘟疫,民亂,宗教衝突──《娜芙蒂蒂》這部小說,使古遠的埃及栩栩如生。這本小說的步調快速,充滿戲劇張力,而且符合史實,訴說古埃及史上最強盛的第十八王朝裡,最令人難以抗拒的靈魂人物娜芙蒂蒂的故事。只要唸出她的名字,彷彿便能召喚出古埃及的神祕力量。她擁有美貌、愛情、家庭、金錢、權力……她就是永恆的娜芙蒂蒂!
 
 
埃及傳奇王后:發現《娜芙蒂蒂》

《娜芙蒂蒂》;名字代表「美女來了」,她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末期的王后,這個美麗的女性在十五歲時嫁給了阿蒙諾提四世。如果圖坦卡門(Tutankhamun)是最著名的法老,那他的父親阿肯納頓(Akhenaten),也就是阿曼霍特普四世(AmenhotepⅣ 意即圓滿的太陽神阿蒙)就是最引人爭議的法老了。

阿蒙諾提約在紀元前1350年成為法老王。或許為了想從掌權的多神教祭司手中奪取權力,他創立了一神教信仰,獨尊太陽神阿頓。法老王改名為阿肯那頓,意為「服侍阿頓的人」,並在阿瑪納不毛的沙漠建造了一個新都,激怒了權勢極大的傳統祭司,遂使埃及瀕臨內戰。

納芙蒂蒂與她的六名女兒在她王夫在位的時期擁有極不尋常的崇高地位。在皇室建築的壁畫中可看到納芙蒂蒂和女兒們時常與法老王攜手並肩領導宗教儀式,也參與了專屬法老王的活人獻祭儀式。

有些考古學家認為,娜芙蒂蒂在阿肯那頓死後而圖坦卡門還小時,掌握統治權有三年之久,雖然未稱王,但實質權力卻已與法老無異。

佛萊契甚至大膽推論,後世認為圖坦卡門的前一任法老王史門卡雷(有人認為她是阿肯那頓的姪兒),即為娜芙蒂蒂的別名。她繼續推行丈夫的宗教信仰,鄙棄多神教只敬太陽神阿托恩,触怒了敬奉多神的祭師,祭師們于是將她殺死,還在她死后抹去了她的木乃伊的名字。對于古埃及王族來說,死后尸体留名很重要。

但因為娜芙蒂蒂在阿肯那頓晚年就從浮雕和壁畫中消失,也有些考古學家則認為她比丈夫更早死,可能死於埃及當時的一場大瘟疫。

納芙蒂蒂也可能影響了阿肯那頓支持太陽神宗教,鎮壓傳統祭司。因此當阿肯那頓的統治不得人心時,埃及人民也把問題怪罪於她。她的形象在埃及全境都受到破壞。納芙蒂蒂的死因不明,死後她與她丈夫的名號都被人從史籍上抹去。不過,終究還是成為不朽的傳奇。
日出;是為了讓所有人能夠看到妳的美麗。
日落;是為了讓妳能夠安靜的沉睡在夢裏。

《娜芙蒂蒂》;不僅僅是一具有3500年歷史的木乃伊;牆上一幅幅的壁畫,刻印著當年的故事,國王與皇后雖然早已經是千年前的歷史,但這段連日月星辰都比不上的愛戀,歷史將留下點點滴滴在每一個屬於她的地方。
 
 
閱讀約翰.伯格:發現《我們在此相遇》

書名:
我們在此相遇 Here Is Where We Meet

作者:
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懐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

1952年伯格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本書是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

伯格雖已年近八十,依然十分活躍,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釣靽W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92;與失敗》、《藝術與革命》、《另一種影像敘事》。

譯者: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內容介紹:
約翰‧伯格,這位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後,2008年的最重要半自傳性代表作,帶領我們穿越藍色里斯本的時空。

這是一本以七個城市串聯而成的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作者在街道上遇見逝去的母親,父親,女兒,戀人,啟蒙老師,看見波赫士的天空,逐步築構出約翰.伯格的前半生。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回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了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 Statesman所謂的「未來的文類」:「是虛構,但非傳統小說;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但非回憶錄;是在時間與空間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終是立足於當下;是一篇無悔的告解,也是對感知與情感的深刻挖掘。」

故事從里斯本五月底的一個炎熱午後,伯格在公園長椅上遇見他死去十五年的母親,拉開序幕。他母親告訴伯格:「死者不會永遠待在它們被埋葬的地方」,「人死了之後,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住在這世上的哪座城市」。就這樣,伯格在里斯本與他死去的母親相遇,他們在這相遇之地同遊、交談,藉此描繪出這座城市的歷史、地理,也同時回憶了他的家庭、童年與成長。在他母親離去之際,請求伯格多記錄一些「死者」之事,讓世人更了解他們。於是,伯格踏上了這趟時間與空間的奧迪賽之旅。

這趟旅程是以「地方」為經,以對伯格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為緯,延伸出關於那座城市、那位人物以及伯格自身的歷史與記憶。地點包括葡萄牙里斯本、瑞士日內瓦、波蘭克拉科夫、英國伊斯林頓、法國雅克橋、西班牙馬德里、德國柏林等,人物除了他的親友導師同學之外,也包括波赫士和羅莎盧森堡等對他影響深遠的人物。
 
目錄:
第一章 里斯本
伯格遇見死去的母親,延伸出里斯本的發展、他母親的性格戀情,以及伯格所接受的庭訓。

第二章 日內瓦
伯格在這座「性別為女性、職業為觀察家、興趣為蒐集研究檔案」的城市裡,描繪了波赫士的早年與晚年,也帶出他與他女兒的情誼。

第三章 克拉科夫
伯格在市集廣場上遇見他過世四十年的青年導師「肯」,繼而拉出人的離散、波蘭猶太人的歷史、二次大戰期間的倫敦,以及伯格從「肯」導師身上學會跨越邊界。

第四章 死者記憶的水果
是一篇暫停式的小插曲,透過死者記憶的幾種水果,描繪出伯格對物與人性的觀察。

第五章 伊斯林頓
伯格和他的大學同學賀伯一起回憶的一位死去的女同學,而回憶了倫敦城的變遷,以及他在藝術學校的求學生活。

第六章 亞克橋
拉斯科和蕭維這兩座新石器時代最著名洞穴的所在地,藉著他對考古學家安的交錯回憶,伯格帶我們進入遠古時代的人類心靈與繪畫世界。

第七章 馬德里
在麗池飯店,遇見他幼年認識的一位西班牙雕刻家泰勒……

第八章 浚河與清河
旅途的盡頭,當伯格站在父親最愛的清河旁,細數了他對浚河的回憶,交錯著波蘭移民米雷克在英國成家、為人父的歷程,與最終思鄉返鄉的描述。

8又1/2 尾聲
 
書摘:第二章 日內瓦

去年夏天,當布希和他的軍隊加上石油公司和它們的顧問團正在摧毀伊拉克的同時,我和女兒凱雅在日內瓦碰了面。我告訴凱雅我在里斯本遇見了我母親。母親在世時,和凱雅之間有一種莫逆知心的情感,她們深刻地分享著某種東西,某種無須討論便可心領神會的默契。她們兩人都認為,想要在別人指定的地方尋找生命的意義,只是一種徒勞。唯有在祕密當中,才能挖掘到意義。

聽完發生在里斯本的故事後,凱雅提議道:奶奶拜託你的事,可以從波赫士開始!為什麼不呢?你引用他,我們討論他,我們還常說要去拜訪他的墓園,你都還沒去過呢,我們一起去吧!

她在日內瓦大劇院(Grand Theatres)工作,我騎車到那裡接她。我才剛把引擎熄了,雙腳放下,立刻就被熱氣窒息。我脫下手套。街上幾乎沒人。在這盛夏時節,市中心的每個人全走了。少數幾名行人,差不多都上了年紀,全踩著夢遊者的緩慢步調。他們寧可待在外頭,也不願留在公寓裡,因為獨自面對這樣的懊熱,會讓人更加窒息。他們漫步,他們靜坐,他們給自己搧風,他們舔著冰淇或啃著杏桃。(這年夏天的杏桃,是近十年來最好的。)

我脫下安全帽,把手套塞進去。
基於某種特殊原因,即便是在盛夏最酷熱的時節,摩托車騎士依然會戴上輕質皮手套。名義上,手套是為了滑倒時可以提供保護,並把雙手和握把上的濕黏橡膠隔離開來。然而更私密的原因是,手套可讓雙手免受酷寒的氣流吹刮,雖然暑熱讓這股氣流變得宜人多了,但還是會讓觸覺遲鈍。摩托車騎士戴上夏季手套,是為了享受精準的樂趣。

我走到舞台後門,說要找凱雅。接待人員正在喝罐裝冰紅茶(桃子口味)。劇院閉館一個月,此時只有最基本的工作人員。

在那兒坐一下,接待人員溫柔地說著,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她。
凱雅的工作是撰寫節目預告,向各級學生解釋歌劇和芭蕾——包括喀爾文學院的學生。她從辦公室跑下樓時,身上穿著煤灰黑和白色的印花夏裝。如果波赫士站在這裡,將只能看到模糊晃動的一片灰影。

我沒讓你等太久吧?
從來沒有。你想去參觀舞台嗎?我們可以爬到最頂層,很高喔,然後俯瞰整個空蕩蕩的劇院。有件事是關於空蕩蕩的劇院……
沒錯,它們是滿的!

我們從一道像是戶外逃生梯的金屬階梯開始爬。在我們上面,有兩三名舞台工作人員正在控制燈光機器。她向他們揮手。 他們請我上去,她說,我跟他們說,我會帶你一起去。
他們也跟她揮手,笑著。稍後,等我們爬到他們那層時,其中一人對凱雅說:嗯,看來妳已經有個爬高的好響導囉。

而我在心裡想著,這輩子我到底參與過幾次這樣的儀式,這種男人向女人展示工作上的某種特殊小危險的儀式。(如果危險性過高,他們就不會展示了。)他們想讓她印象深刻,他們想得到崇拜。這是個很好的藉口,可以抱住女人,告訴她應該踩哪裡,或該怎麼彎身。這還有另一種樂趣。這套儀式擴大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異,而希望的翅膀,就在這擴大的差異中噗噗拍著。在接下來的一兩個小時裡,這套劇碼會讓人有種變輕變亮的感覺。

現在我們多高?將近一百公尺,甜心。
我們聽見非常輕微的顫音從某間彩排室傳來,是一名女高音正在吊嗓。電池照明燈昏暗微弱,在遠離光源之處,所有東西漆黑一片,除了一扇打開的門,比地窖口大不了多少,在很遠很遠的下方,舞台後面。光線透過它流洩進來。它之所以開著,無疑是為了讓些許空氣得以流通。舞台工作人員穿著短褲和背心,我們汗流浹背。

女高音開始唱詠嘆調。
貝里尼(Bellini)的《清教徒》(I Puritani),最年輕的舞台工作人員宣布。上一季演了八十場。O rendetemi la speme
O lasciatemi morir
再給我一次希望
或讓我死。

舞台就像乾船塢,凱雅和我沿著其中一條橋樑走過。與橋樑平行,筆直垂降到舞台上的,是這一季表演劇目的繪畫裝置。

一盞聚光燈的光束穿越舞台;女高音的歌聲,因為某種原因,停留在曲子中央,就在這時,我們看見一隻鳥,低低地從打開的門扇飛了進來。

牠在黑暗的空間裡迴旋了好幾分鐘。然後棲息在一條鋼纜上,充滿迷惑。牠是隻歐掠鳥。牠的頭望著一盞盞燈光,相信它們是通向陽光的入口。牠已忘記或再也找不回剛剛飛進來的門道。

牠在垂掛的背景間飛翔,海洋、山脈、西班牙客棧、德國森林、皇宮、農民婚禮。牠一邊飛,一邊叫著「提卻」!「提卻」!牠的叫聲越來越尖,因為牠越來越確定自己已陷入網羅。

陷入網羅的鳥需要所有東西變黑,除了牠的逃亡路徑。但這情形並未發生,於是那隻歐掠鳥不斷衝撞著牆壁、簾幕和畫布。提卻!提卻!提卻!歌劇院有一則古老的迷信,假使有鳥死在舞台上,房子將會著火。那位彩排中的女高音,穿著長褲T恤,爬上舞台。也許有人告訴她那隻鳥的事情。

提卻!提卻!凱雅模仿著牠的叫聲。女歌手向上看,接近牠。她也模仿起歐掠鳥的叫聲。鳥兒回應著。女歌手修正她的音調,兩者的叫聲變得幾乎無法分辨。鳥兒朝她飛來。

凱雅和我連忙衝下金屬階梯。當我們打舞台工作人員旁邊經過時,一名年輕人跟凱雅說:以前都不知道妳是個歌劇女伶呢!在街道外邊的劇院轉角處,有扇小門開著,女高音雙手交握胸前,不斷唱著:提卻!提卻!那些吃著冰淇淋和杏桃的老人家,聚集在她身邊,沒半點驚訝。在這樣的酷暑中,在一座被遺棄的城市裡,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我們先去喝杯咖啡吧,凱雅說,然後去墓園。

她找了一個陽光滿溢的位置。我坐在陰影下。我們聽著遠方的鼓掌聲。也許那隻鳥已經飛走了。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告訴別人,她說,誰會相信我們呢?
 
 
寒食話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夏歷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當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客家人則在元宵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喫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
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在越南、韓國等地,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節日。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香港、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清明節掃墓
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
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

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系統家具工廠 的頭像
    系統家具工廠

    高中數學

    系統家具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